第296章 大儒叔孙通(第一更)(1 / 1)
就算是不宣扬反秦思想,在嬴高原本想来作为战国后期几乎风靡了整个中原的儒学,孙月嘴里面的大儒起码也得讲一些个仁义礼智信方面的东西吧?
“不知这位讲学的先生,姓甚名甚,所言者皆是何言啊?”
“这位大儒倒是十分有趣,不但教习我们识小篆,写小篆,还教习我们大秦的礼仪礼法,说是待得日后我等到了大秦朝堂上,那是一定会用得着的……”
“休得胡言,你不过是一民女,何来进入大秦朝堂之说?君上,还请饶恕了小女年幼,口无遮拦之过啊……”
“无妨,无妨,童言无忌嘛,再者说,你怎知孙月有朝一日不能踏入到大秦的朝堂之上?”
“这……她乃是一女子……”
“小人,谢过君上!”
“不知此位大儒,姓甚名谁啊?”
“这先生倒是未说,不过有一次县中的县尉前来查探,我刚好在旁等候父亲到来,隐约听闻那县尉称呼先生为叔孙……”
“叔孙通?”
“正是这个名字,县尉正是称先生为叔孙通!”
但是这俩人这么一整,嬴高可就有点蒙圈了,叔孙通这个人,他总觉得好像是在哪听说过,但是又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个家伙到底是干啥的,但是一看朱家那欲言又止的神情,嬴高心说这厮肯定是知道点啥……
他相信,这些嬴高想要了解到肯定是不难的,所以,自己到了亭长的位置上之后,必须得继续保持自己的这些个习惯,要不然一旦下一次再说不定啥时候嬴高出现在了自己的家门口,整不好就是要把自己往上郡送了……
人家一个之前跟着陈胜造过反的人都能当上亭长,甚至是更大的官吏,你们没有黑历史的老百姓又差着什么呢?
“君上,何故如此匆匆的离去?”
“你这厮莫要跟朕打马虎眼,那个什么叔孙通?到底是个什么来头,之前朕头脑中倒是有些印象,只不过一直不甚清晰,想来你是知道些底细了,快快从实招来,不然便罚没了你两年供奉!”
“那叔孙通,某确是有所了解,但却并非是其他缘由,而是他乃是我薛郡故地之人,并且之前曾在大秦朝堂上做了些时日的待诏博士……”
“哦?这等人理应一直在我大秦的朝堂之上候命,起码也是应当在咸阳城中,为何却出现在了这洛阳之地讲学?”
朱家这么一说,嬴高可就更加的有点蒙圈了,一个大秦朝堂上面的待诏博士,虽然也并不是啥大官,但是怎么说也不能到这一步吧?
“这……唉!这叔孙通也是一时糊涂,当始皇帝频频传出身死的时候,竟趁着乱私自逃回了故地薛郡,并且在那参与了项梁组织的薛郡会盟,若非是当初君上派遣我跟随在陈婴的身边监视,正巧在陈县得见了这叔孙通,家倒是也不知此事底细……”
说完之后,朱家赶紧低下了头,心里面为这个自己的老乡叔孙通默哀了几秒钟,心说到了现在这个当口,就算是咱俩认识,又是老乡,老弟也帮助不了你了啊……
“投靠了项梁?为何?”
“这……当初在薛县之时,我倒是匆匆问了这厮几句,他只是言始皇帝怕是已然时日无多,大秦没了始皇帝,也便没了希望,还不如择一良主……”
“这等想法,倒也算是无错……但此番能不能为自己争取到一条命,还得看他自己……”
“君上,按照之前的计划,我等现如今应当是赶回咸阳……”
“无妨,明日再行赶回咸阳,先去看一看,这叔孙通的讲学到底有何玄妙之处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