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二十八章 定计谋阿敏!(1 / 1)

加入书签

这是不是也代表着,此时宁远内的袁崇焕如果按照自己计谋行动,已经放了皇太极,并且向皇太极卖惨,透露假消息的这些动作,也已然被皇太极所看透?

可是哪能比得上如今努尔哈赤赌上国运,甚至连远在蒙古的几个儿子也都急召回来了的阵仗?

莽古尔泰,绝对不能暴露!

正蓝旗,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一颗钉子,一颗暗雷,安插在建奴当中,可以随时引爆!

“另外,抽调兴中城内九成的食盐给朕,朕自会从宁远让人输送一批过来,朕要在这大凌河畔,好好的给阿敏上一课!”

食盐?

这玩意在如今的蒙古可以说价比黄金啊!

被砍了大动脉的蒙古大户们可能会坐以待毙么?

而他们视之为仇寇的人,只可能是自己,只可能是作为大金贝勒,威压兴中城的莽古尔泰!

同样的,大金将会成为兴中城的死敌!

而后,天启帝再发动兴中城里的蒙古人力量,从而做到以绝对的兵力优势,吃掉长途跋涉精疲力尽来不及休息的阿敏大军!

这一点,是极为可行的!

这天启帝,好深的计谋!

莽古尔泰心中长嘶,论智计,明人还是比女真人更强!

难怪明人能够写出来三国演义这样的兵书,甚至三国演义听说,在明国基本不值钱,满大街到处都是!

想着这个,莽古尔泰点了点头道:“陛下好算计!罪臣佩服!此计不仅仅能够离间大金和蒙古,更能够在此战中,让蒙古人为大明而战,帮陛下吃掉阿敏!”

朱由校瞥了一眼莽古尔泰道:“不是,莽古尔泰,你为啥会觉得朕是要离间蒙古和建奴,让这一战中蒙古人可以作为朕的助力,从而吞掉莽古尔泰?”

“如果能把阿敏的镶蓝旗也弄到你自己手里,哪怕只是代理,那对于朕而言,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!”

“至于分化女真和蒙古,的确是朕的用意之一,但是这也是朕为了给你只能出小部分兵马支援阿敏,找的一个台阶!”

“如果你能够夺得建奴的正统,朕倒也不介意将整个关外,交到你的手中!”

开始了开始了,朱由校开始画饼了!

如今虽然已经迈过了1625年,到了1626年,可是距离1633年还有着整整九年!

在这样的局面下,既然莽古尔泰送上门来,给自己一个更好的选择,那么为啥不去捧一个莽古尔泰呢?

反正乌兰哈的所求,也只是重建乌拉部!

听着天启帝的话,莽古尔泰郑重的五体投地,高呼道:“罪臣,谢过陛下大恩!”

“如何布置,皆由陛下旨意定!罪臣定然会竭尽全力,将陛下的任务完成的尽善尽美!”

连自家的那些兄弟们自己都玩不过,更别提天启帝这种正儿八经战无不胜,谋无不定的明国皇帝了!

那么大金,可就真的完了!

兴中城乱,莽古尔泰出兵自不可能多,诱敌深入追杀,天启帝麾下骑兵众多,只需要在佯装败走的时候一边跑一边撒盐,借助盐水化冰冻的河面,那么后续追上来人均数层甲的阿敏君,就会坠入冰河当中!

可那些跟随阿敏的众多将士们,他们也都是女真人啊!

也都是女真的袍泽啊!

就因为天启帝这么一句话,就要全部葬送么?

德格类忍不住说道:“罪臣有一个问题想问陛下,这么借助水力,击杀大金将士,会不会有伤天和……”

“像是父汗带领大军南征,杀的辽东百姓可曾少了?屠城可曾少了?”

“那不也是有伤天和的么?可是父汗还不是好好的?”

“军人的生死,在他们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开始,就不归他自己了!你要记住这一句话!”

“更何况陛下乃是天命,乃是真龙天子,他所下达的命令,就是天意!”

天启帝看了一眼莽古尔泰兄弟,拍了拍掌道:“行了,如今不知道阿敏什么时候会来,莽古尔泰,你去城里,收编食盐吧!”

“但是朕要见到整个兴中城的九成食盐!”

从而安插大明的商贾入蒙古,把持蒙古的命脉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